阅读历史 |

第321章 旗开得胜(2 / 2)

加入书签

用尘土刻意细筑,还在修筑过程中,用蒸土夯筑城墙。

石灰、石英砂、黏土等加水混合为三合土,筑城后极为坚硬。

甚至每筑一段还要抽检,用锥子扎入墙内不能超过一寸,若锥入一寸,立即杀掉修筑工匠,把尸体埋进墙内。

十万人耗时六年,才最终修成这座白城。

可惜统万城虽成,但赫连勃勃的大夏国,并没能统一万邦,这大夏朝也很快被灭亡,但是留下了统万城,成为北后朔方一带的军事重镇。

一直是这片地中区的中心。

梁师都在隋末也是占据此地,割据称王。

红柳河东岸,伪梁也修了许多堡垒。

灵武军团前锋游出现在红柳河畔,伪梁的侦骑也立马将消息传递到了烽堡,烽墩上的守烽烽子,赶紧开始点燃烽烟。

烽烟起,唐骑来。

这一次不再是段德操的夏州兵的小股过河袭扰东岸的屯田,而是唐军大举来攻了。

烽烟四起,一站接一站的往后传递。

那些滚滚烽烟,把红柳河东岸的天空都要遮蔽了。

五道沟堡。

因处于红柳河上游东岸处,有五道沟河汇入红柳河而得名,梁军在河湾的山峁上修筑了一座堡垒。

城堡不大,但居高临下,扼守河湾,山下河湾处有不少较好的田地,士兵屯田驻守,可自今年起,这里已经变成了前线,不再太平。

两名戍卒指着西面远处,大声的呼喊起来,一人转身抽出鼓槌奋力擂响了牛皮大鼓,另一名士兵则取出牛角号吹响。

鼓号齐鸣。

堡里的其它士兵都惊慌出来。

“唐骑,唐骑来了!”

“大股唐骑。”

城堡的戍主赶紧爬上望楼,果然看到西边河对岸,烟尘四起,大股的唐军出现了。

五道沟堡不算大,平时就驻百人。

一半值守,一半屯田,有些士兵的家眷也在此,不过是在山下河边挖窑洞居住,也方便种田。

看到摭天蔽地的烟尘,还有那无数的唐骑,那个戍主慌了。

虽然烽烟也已经点燃,但他们不知道能撑多久。

之前唐夏州小股游骑过河来,他们还能赶紧撤到山峁城堡里来,这堡虽说不大,但占据险要,居高临下,小股游骑也不能奈何。

可现在这么多人马过来,那就危险了。

一些军卒直接跑出堡去山下接家人。

乱糟糟一片。

甚至有些没有家小牵挂的戍卒,趁乱直接开溜。

山下那些依崖挖窑而居的戍卒家属,或是其它在此耕种的百姓,听到号角看到烽烟,也是立马拖家带口往山上来,大家卷起包袱,背着粮食,甚至赶着牛羊来。

武君威统领着灵武军团左虞侯军的前锋游骑最先越过红柳河,一路上都没有伪梁的人马阻拦。

面对唐军,五道沟堡的一百守军,要么跑了,要么全退到山峁城堡里了,没有一个敢上前迎战。

轻骑快马。

旌旗飘扬。

武君威百骑人马,很快就已经杀到山下,许多还没来的及进城堡的百姓,惊慌失色,许多孩童大声啼哭。

武君威手中马槊一挥。

挡住他们去路,命令士兵将他们驱赶到河边。

他们成了俘虏,但武君威等没有人敢滥杀无辜更不敢杀良冒功,武怀玉战前可是已经有严令,谁敢乱来,军法从事,就地正法。

当然,这次来夏州,虽不是奔着直接灭梁师都来的,但遇到的庄稼一律毁掉,遇到的军民一律俘虏带回去。

俘虏也记功有赏。

这次灵武军团的出击,主要任务就是袭扰破坏,尽量不攻坚城。

不过武君威自然率骑来到了堡下,又看到对方如此畏惧怯战,便也策马上前,在堡下劝降。

“我乃大唐灵武军团左虞侯军前锋骑武君威,奉劝尔等开门投降·······”

武君威也没想过几句话他们就会投降,但来都来了肯定要走个过场,劝降一下,甚至报个名号。

正当他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城头上的戍主答话。

“我等若降,能否保全?”

武君威停下,有些意外欣喜,于是大声的又说了一遍投降的待遇,投降不杀,性命财产都能保全,家小也自然保全,军官们甚至能够保留品级待用等,总之投降的话,条件还可以,但如果被攻破俘虏,那就完全不同了。

“好,我们投降!”

没等武君威再劝,城上那戍主直接就痛快的投降。

很快,城堡门打开,戍主带头出来投降,堡中无一人反抗。

等唐旗插上五道沟堡望楼之上,武君威也站在城堡时,他甚至都还有点意外,这堡垒虽小,但也挺险要坚固,这堡里也有数十戍卒,加上家属百姓等,得有小五百人,

这直接就兵不血刃拿下了,加上刚才外面拦下的得二百来人。

他这直接就夺取一堡,获口八百了。

“娘的,这也太顺利了,赶紧给武长史报捷,旗开得胜,首战告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