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1章 臣服(2 / 3)

加入书签

在任期间招抚了筰、邛、夜郎、昆弥,并数次渡过泸水,征讨不臣,献俘甚重收获甚多。

程咬金出任泸州都督时,不仅对泸州铁山蛮强硬镇压,而且也数次对南面隶属南宁州都督府内的乌蒙山诸蛮也是屡次出兵征讨。

爨氏明面臣服朝廷,可暗里却一直跟朝廷在打仗,只不过没有公然正式举旗。

所以才有了贞观朝把南宁州都督府,又分出来一个姚州都督府,

甚至实际上朝廷有意要以姚州都督府取代南宁州都督府,

比如说滇池一带的昆州,现在就划分混乱,南宁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好像都辖昆州。

当然,表面上,朝廷这个姚州都督府和南宁州都督府,是因为爨氏近年内斗又激烈起来,所以按东西爨氏两阵营,新设两都督府。

本来嘛,爨氏对此倒也接受,反正爨氏东西不和,分裂已是事实,各设一个都督府也好。

只是他们没想到,朝廷先是跟他们说分两都督府,等姚州都督府设立后,朝廷却要派唐官来做都督。

这就是有改土归流的意思。

这个事情就让爨氏不满了,东西爨氏都不满。

朝廷可不管你满不满,都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现在姚州都督府正式设立,挑选苏烈前去任都督,还要派兵给他带过去,就是做好了来硬的准备。

所以必然有一仗。

朝廷是计划联合蒙舍诏等,先把滇池以西,也就是现在姚州都督府境内的爨氏击败,将他们赶到滇池以东去,将他们压缩到南宁州都督府内,以南盘江东西为界,

先将爨氏势力稍弱点的姚州那边搞定,

到时朝廷北有泸州都督府,西有姚州都督府,背靠着益州大都督府,慢慢的把爨氏连根拔起。

等到爨氏拔除,朝廷不仅要修建打通一条南北、东西纵贯的交通线,甚至还要打通一条滇地通往交州海口的水陆道路。

计划很宏伟,但要在南中这样的蛮地实现这样的计划,过程肯定会很艰辛,搞不好随时还有可能翻车。

“我虽是文臣,但也稍通军事,也练了些骑射本事,倒是不怕征讨镇压南蛮,”

诸葛亮征讨南蛮,还七擒孟获呢。

“姚州都督府设立,跟原来的南宁州都督府是不一样的,这不是为了安抚南蛮豪强,而是冲着抑制爨氏去的,甚至是要打通西南茶马商路,是一场丝绸战争,明白吗?”

这就是核心,是本质。

就跟当年诸葛亮深入不毛征讨南蛮一样,本质上南蛮反抗蜀汉,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推翻蜀汉统治,而是要向西取得商贸重地永昌郡,以垄断中西贸易,获得高额的贸易利润,

而且带头叛乱搞事的跟当地蛮人没太大关系,都是南中的汉人大姓豪强,就是场丝绸战争。

中原对南中的开发,可追溯到秦始皇时代,比如说吕不韦政争失败自杀身亡后,赢政把吕不韦一家发配到蜀中,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吕家便迁移到保山扎根,

南中首设益州郡时,下辖二十四县,其中就有个不韦县,等到东汉哀牢国内附时,不韦县与其它七县,合为永昌郡,吕氏一族就一直世代担任着永昌郡吏,成为永昌最大的汉人豪族,

许多中原大姓豪族南迁,在南中生根发芽,越来越强大,雍、朱、焦、孟氏等等,

汉武帝时,曾经计划经过西南夷地区,打通一条通往身毒国的商道,这个身毒国便是天竺,

永昌便是巴蜀到达印度的重要中转站,甚至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对外贸易中心,蜀地的生丝、蜀锦都是通过永昌,西行到达缅甸、印度,再经阿富汗一路到达波斯和罗马。

这条西南丝绸之路,后来便是茶马古道。

在东汉时期,在永昌做官可以富及十世,当地又盛产玛瑙、翡翠等珠宝,加上大宗的丝绸贸易,无数的汉人来此,

可以说这其实也是很早的殖民开拓了。

东汉桓帝时,永昌郡成为全国

到如今,

永昌不复当年荣光,甚至在爨氏的有意隔绝下,南中变的封闭落后许多,但是这里有再繁荣的基础,尤其是那条汉代的古丝路,朝廷很重视。

为何要先在西部搞姚州都督府?

就是要先打通这条丝路来,汉代时就是经由永昌,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汉称大金沙江或丽水)顺流而下,出孟加拉湾航行到印度,与印度洋航道连接起来。

因为西南丝路,无数汉人南下,也因此在那里崛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汉人豪族大姓,就跟美国人西部大开发一样,怀着梦想一头扎入大西南,跟当地的西南蛮夷土著们战斗着,

转眼就是六七百年了。

爨氏本身也是这样的,东汉末年,爨氏随中原大姓迁入南中避乱,本为班氏,为受封爨地,以爨为姓,经过多年努力打拼,与西南夷融合,最终崛起成为南中之王。

现在,朝廷就是要跟爨氏带领的那些豪族大姓们争夺南中的统治权。

爨氏等利用鬼巫统治诸蛮,辖区大小不等,有大鬼主、小鬼主等,南宁州都督昆州刺史爨宏达,便是首领大鬼主。

虽说爨氏经隋打击,实力大减,甚至当年爨王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