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7章 将死(2 / 2)

加入书签

后也十四岁了,可以入宫服侍太子殿下。”

说着,他又咳嗽起来,越咳越厉害,最后又咳出许多血。

李世民看他样子,感觉他随时能把肺给咳出来,甚至可能都撑不到过年了,

“周国公安心休养吧,”

拍了拍他手掌,李世民给了一番很高的评价,“公首参起义,佐命建唐,例封功臣,治理州县,比洁冬冰,方思春日,奸吏豪右,畏威怀惠,善政所暨,祥祉屡臻,可谓忠孝之士。”

这番评价极广,甚至算是彻底的不再计较武士彟是太上皇心腹这一身份了。

武士彟脸上露出笑容。

“朕听说须发为药引,可增药效,取剪刀来,”

李世民竟然直接绞下一缕胡须,赐给武士彟做药引,哪怕明知武士彟病好不了,皇帝还是把自己精心修饰的胡须给剪了一缕下来。

皇帝也是个好美髯的,时人也对胡须很爱护。

武士彟见状,激动的挣扎起来,顿首泣谢,脑袋都磕出血来了,太激动,咳嗽剧烈起来,又咯出许多血来,

差点直接让武士彟提前没了。

“周国公是佐命元勋,更是国之干才,朕这也是为江山社稷,”

武士彟看着皇帝缺了一截的龙须,感动万分,他是太上皇的心腹,如今皇帝居然能为了他剪下龙须,这份莫大的恩赏,让他感激涕零。

李世民解下了身上的裘袍,为武士彟披上。

“周国公安心在家休养,等过完年春暖开,身体就能好了。”

“周国公参预政事衔朕还给你留着,等你好了,再回政事堂参预政事,”

杨氏带着儿女一起向皇帝拜谢,

李世民看着亭亭玉立的武二娘,想了想,“朕看二娘也很懂事,朕倒有个提议,不如年前就让二娘进东宫吧,也给周国公冲冲喜,说不定一冲就好了。”

冲喜,

大家都愣了下。

其实说冲喜就能好,这肯定是不太可能的,但武士彟马上想到,或许皇帝可能是觉得二娘长的很高挑了,想着万一武士彟这病拖到明后年病逝,到时按例又要守父孝三年,

这一来二去,可能要拖三五年的,

而现在过门,既有冲喜的这好说法,另外过门了也就不用担心孝期这些。就算武士彟过世了,可过门后的女儿也只须为父守孝一年。

武士彟明白过来,反倒是高兴,他也不希望耽误女儿。

早点嫁进东宫做太子良娣早好,事关女儿终生,他也担心自己死后,到时事情会不会还有变化。

“三日后就是个不错的吉日,不如三日后过门。”武士彟道。

“好。”李世民点头。

皇太子在一旁,倒没料到这事三言两语就说定了,之前还说三年后过门,现在却又说三天后,

他偷望武二娘,才十一岁呢,长的虽是高挑甚至有点可爱,可毕竟太过年少。

“这事就这么定了,朕回宫后便安排人来操办,三天后定让二娘出嫁时风风光光的。”

武士彟、杨氏等都对这事很支持,

武二娘自己倒也是怔在那,却也没反对,这婚事也没有她自己做主的余地。

她望向皇太子,正好皇太子也望着她,两人目光相撞。

回宫路上,

李世民让承乾跟他同乘一车,

“韩氏大约年后就生了吧?”

“大概在正月中下旬时生。”

“她最近身体可还好,可有定期检查?”

“有,一切都好。”

“确定是儿子吗?”

“都说是儿子。”

李世民拍了拍承乾的手臂,“这个孩子是你的长子,也是朕的长孙,唯一可惜的是庶出,”

承乾知道父亲这话什么意思,低下头。

“苏氏肚子还是没半点动静,你要给朕一个交待。”皇帝语气不高兴。

承乾低声道,“儿臣一直遵父亲嘱咐,现在大半时间都住在苏氏的丽正殿,儿臣努力了,可她怀不上,儿臣也没办法。”

李世民不满,“你母后特意让女医去检查过了,苏氏很健康,怀不上跟她没关系,是你不够努力用心,”

“还有一事,朕让武二娘现在进宫,但她毕竟年少,所以我会让她先跟在你母后身边,既学些宫中礼仪,也陪伴照顾伱母后,待三年后你们再圆房。”

“明年,朕不想听你找理由,明年你必须跟苏氏怀上孩子,朕希望早日看到你们的嫡长子出生。”

“儿臣明白。”

“别不当回事,嫡长子很重要,早点生下嫡长子,也早安稳。你是皇太子,越发需要早点生下嫡长子,

朕和大唐,也需要早点见到这个嫡长孙。”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