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99章 武氏牵星术(2 / 3)

加入书签

家的自留地,不是纯用来吸血的殖民地。

为了控制殖民地,所以有一条很关键的政策,就是得把殖民地限制成为某一单一经济,甚至成为纯粹的原料生产供应地,这样他们就不得不依附于宗主国,否则一旦封锁,殖民地连正常的民生都维持不住。

让你连根针都不能生产,

武怀玉不可能让吕宋走这条路,必须得健全产业,真哪一天被中原封锁了,也能自给自足才行。

吕宋是南海中的岛,武家在吕宋的据点,现在也都建立在沿海,吕宋不论是与中原往来,还是与岛内和群岛间往来,都离不开船。

造船厂也就成了下阶段的重点发展项目。

好在武家在很早以前,就进入造船和相关行业,不仅储备了不少的工匠人才,甚至早就建立起了不少相关的技校,自己招生培养产业技术工人。

现在吕宋船厂直接从中原这边选人,

甚至可以说吕宋船厂现在并不是很缺人,有太多的人可选择,吕宋缺的还是比较可靠的人才,是那种能够符合条件,愿意移民到吕宋,从此落户不再回来的人。

“劳烦场主把场里的员工花名册给我看一下。”

“好,员外想要谁,尽管自己挑,看上谁我这边都放人。”

唐奉孝要挑的不是技术最好的或是最年轻的,而是最符合移民条件的,所以他首选的还是武家抚养的孤儿出身的,或是武家招生、招工的一些穷苦年轻工人,

这样的人才更愿意去吕宋,也能留在那边。

符合这些条件的并不多,

但唐奉孝优先圈了这些,要亲自跟他们面谈,

吕宋船厂这次招工,属于内招,由唐奉孝等负责从各船厂考察、挖人,待遇还是给的很好的,

“能问下是为哪个船厂挑人吗,应当是个新船厂吧?”场主问。

“确实是个新船厂,而且这厂子不会小,”唐奉孝抬头,他看着还不到五十的船场场主,“张场主,那新船场新建,正是用人之际,不知道张场主想不想去那边试试?”

“我?”

“嗯,我知道张()

场主也是武家的老人,为武家效力满十年了,忠心耿耿,而武家给的回报也不低。”

老张点头,“没错,我出身渔民,后来我跟着上船跑商当了伙计,遇到武公的时候我还只是个工钱微薄的商船上的伙计罢了,”

而如今他是香岛造船场的场主,已经是武家高级掌柜的了。

“香岛船厂建立后,这几年在张场主带领下发展的不错,不过香岛这里虽是武家经营重点,但造船不是香岛的重点,

张场主若是想养老了,这里倒是很不错的,”

养老么?张场主摇了摇头,他今年才四十九,现在谈养老还是有些太早了。

“是啊,张场主这年纪养老还太早了,去新船场吧,十年,再奋战十年,努力拼搏个十年,

你也足够攒下一大笔养老钱,甚至能为儿孙们置下一份不小的家伙。”

老张问,“新船厂在哪?”

唐奉孝也没隐瞒他,本来这次来这里挖人,老张就是在名单上。

“吕宋。”

老张有些意外,但也不算太意外,这两年进出吕宋的船,有大半都是经香岛,他是船场场长,当然也能知晓些情况。

他知道武家很用心的在秘密经营吕宋,也大概知晓吕宋在哪,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比较蛮荒的一大岛,

唐奉孝直接给老张开出了让他心动的条件,丰厚的一笔安家费,然后就是新船场场主的位置,薪金也很丰厚,而且过去后直接就有船场的顶身股,也是四年一账期分红,他这场主的顶身股给的也不少。

如果船场真能如唐奉孝所说的那样发展起来,那他不仅有份稳定的丰厚场主的薪水,而且还有更丰厚的顶身股分红。

除了这些外,

武家还会给他和家人一千亩地,老张能在那边置办一个农庄,买些奴隶置些牛马,就也成为一个地主了。

就算现在那边地不值钱,但老张觉得这一千亩地有潜力。

“条件还算不错吧?”

老张听了直点头,这何止是不错啊,简直是太好了。

“你也知道武家向来待自己人不薄的,”

“不过呢,去吕宋有个附加条件,张场主你若接受吕宋船场场主的差事,那么开给你的这些丰厚条件都说话算数,只是有一条,张场主你得带上家人孩子一起迁移到吕宋,得在那边安家落户。”

这个条件让老张有点犹豫,

他为武家效力十年,如今做到了高级掌柜的级别,其收入已经不错了,家里过的也还可以。

若说为了这新差事,就要全家迁移到海外,这确实让人不免犹豫。

唐奉孝继续道,“只要张场主你携全家落户吕宋,那么除了前面答应你的那些薪水、顶身股和那一千亩地、安家费外,

你家过去的家人,也还能再分地,丁男百亩,丁女五十亩,而二十一岁以下,十六岁以上的中男,也授田五十亩。”

这话让老张再次震惊起来。

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