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六章 解释(2 / 3)

加入书签

吃饱之后,李胜利抹了下嘴,就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事儿。

嘱咐了赵老大,点了五十块钱连同药方一起给了肖虎。

又跟董师、冯大姐打了招呼,他才离开急诊室。

回家的路上,李胜利也琢磨了一下今天的付出与收获。

肖家算是一个不得不踏进去的陷阱,好在吃亏是福,虽说花了不少钱。

但也遇上了丁岚,让他从统哥那里学了鬼门十三针,这种救命的针法,后世所传不多。

许多秘传的针法,都因为传承不继,消失在了短暂的时间长河里。

能一下得到十三种救命针法,收获之大,比野地里的那块金砖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于董师给的机会,却不符合李胜利诉求。

老老实实的学医,以后老老实实的坐诊,好一些,到了老年著书立说,一眼看到余生,乏味的很。

虽说跟师学艺不符合他的诉求,但董师的手艺跟本事,还是要学习一下的。

至于怎么操作,他心里也没什么计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一路想着事情,回到了四合院,家里依旧只有老妈韩金花一个,东西还是摆在屋里没动。

显然没个合理的解释,她是不会收下这些东西的。

“妈?”

没有进屋寻找,李胜利只是站在门口喊了一声,脸上带着担忧的韩金花,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说说吧,金子跟现大洋是哪来的?

就知道你小子没憋好屁,在家一呆半个月,出去就惹出了捅破天的大事。”

经过大半天的煎熬,韩金花也没跟上午一样,说出分家这样过分的话。

而是压抑着自己的脾气,问起了东西的来路。

“妈,我真是救了海爷之后,用捡到的东西,在洼里村换的。”

金块的出处不能说,李胜利心里一转,就把金块的出处归到药箱那边了。

但他有些小瞧老妈的见识了,因为关心儿子的安危,韩金花这边的思路也格外的清晰。

“你救了那个海爷,我信了。

说说在哪捡的东西,捡的什么东西。”

既然儿子说了是用捡的东西换来的金块,韩金花这边就不纠结金块。

出门捡钱、捡东西,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捡到能换一大块金子的东西,韩金花这边是不信的。

李胜利把自己在东城武装部仓库,捡到麻袋的事原原本本说了。

又把拿着狗皮大衣,换药箱、犀角杯、现大洋跟书籍的事儿说了一遍。

把金块归结于药箱之内的暗格所藏,这个解释,在李胜利看来,还是说的过去的。

所谓药箱的暗格,就是底层衬板之下的空间,这只是正常的结构而已。

李胜利只能赌老妈不熟悉药箱的结构。

听完李胜利的解释,韩金花脸上的表情有些纠结。

东西已经被儿子换了,送回去显然是不可能的。

东城武装部的仓库,她是知道位置的,从里面丢出来的麻袋,她也大概知道是因为什么。

因为家里有个在轧钢厂上班的工人,占公家便宜的事,即便没做过也是听过的。

就跟让人不怎么待见的傻柱,隔三差五的就往回带饭盒一样。

里面的东西,在厂子的门岗说的过去,但在四合院住户的心里说不过去。

虽说厨子不偷五谷不收,但像傻柱这么明目张胆的拎着饭盒馋人,还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我信了你说的话。

但是占了人家这么大的便宜,德行上说不过去的。

那块金子有半斤沉,能值一千多块,这事儿你怎么说?”

听到老妈韩金花的问话,李胜利转着眼珠琢磨了一下。

自己这位新妈,虽说为人凶悍、脾气也差,但道德品质没的说,是个能为子女做表率的好母亲。

“妈,这次救了海爷,我觉得我有学医的天赋。

芝麻胡同的柳爷,因为腿脚不好出不去,也想让我跟他做个学徒。

这次还换了不少的医书,我看这就是老天爷赏饭,想要让我做个大夫。

等我学了本事,遇上了没钱看病抓药的患者,只要我力所能及,一定尽力诊治赠药。

那块金子,就当是老天爷给我的本钱吧!

换东西的那个赵老敢,我也给他治好了腰伤,算是一报还了一报。”

儿子李胜利的解释,算是符合韩金花的心意,听完之后她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种挽救德行的说法。

但对于儿子跟柳爷学艺,她的心里还是存疑的。

“芝麻胡同的柳爷,那是出了名的心黑手艺差,你跟他学艺,可别学他的心黑。

胜利,咱们有了那块金子,家里就不愁吃穿了,不能拜个别的师父吗?

咱们家就这么大的本事,没办法给你找工作,你愿意学医,也是个营生。

就是柳爷这人,真不是什么好人,跟着他学医,妈怕你走了歪路。”

当娘的人就是这样,刀子嘴豆腐心,儿子没有饭辙的时候,她担忧儿子怎么吃饭。

有了饭辙之后,又怕儿子学坏,面对儿子,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