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拉出来遛遛(中)(1 / 3)

加入书签

“小李,你刚刚对付老朱的手段过分了,医者仁心、大医至诚,回去之后还是要多多体会的。

你得方向不错,我跟师兄回去就找老师商讨一下。”

现在大多数人都是淳朴向上的,偶有瑕疵也会被大流压倒,做好人、讲良心,是现在对人的基本要求。

达不到,杂居大院会被针对,在厂里也会被人针对,一个人信用不成,在这个时候可真是寸步难行的。

在派出所,如果你在居委会的风评不好,即便是受害者,大概率也会被再伤害一遍的。

好人对付坏人,执法者都会下意识的保护,法律,除了打靶的罪责,多半时候主事人说了算。

这個情况李胜利见过也听过,傻柱掉大胯的时候,即便认定是腰断了,居委会的大妈就是一句赔钱了事,只因傻柱站的地方不对。

肖虎当街伤人,肖长弓的功劳摆出来,也就那么回事儿,协商好了屁事儿没有。

董师教训他的目的,李胜利很清楚,无非是怕他臭了柳家的字号。

“董师,涉及道统之争无分善恶。

别说一个老朱了,但凡是包藏祸心,想要取缔中医的,话我也可以撂这儿。

以后凡柳家所属,针对这类人以及他们的后代,见死不救不伤医德。

以后柳家开馆,这就是柳家传承的戒条之一,不救无罪,明知身份还敢救,柳家门墙容不下这类子弟,传承也是要收回来的。

两位老师,道统之争乃生死之争,中医不存、医脉不存,医者仁心、医德高尚说给谁听?

柳爷给了我一张名单,再加上一个老朱,没什么所谓,这只是开始而已。”

老董、老祝,都是四九城中医界的顶梁柱,他们仁义讲究,未尝不是中医被处处针对的原因之一。

只会被动的接受攻击,只在圈子内疲软的反击,一年年积累下来,中医也就成了囊膪,谁都敢喊一声‘中医没用、可以取缔’。

这话要分什么人来说,治坏了患者人家这么说你,你得低头忍着,鞠躬道歉。

为了一些利益包藏祸心,李胜利也不介意在柳家以后的医馆里,建一堵墙,上面一定会写满这些人的名字,目的只有一个,拒诊!

“小李,戒条就算了,医者仁心还是要讲的,如你这般做,以后中西医的倾轧,就要变的血腥了。”

留日归来的老祝,一下就能根据李胜利的话语看到一些未来,真要这么做了,中医倒是无惧西医拒诊。

只怕高层不会同意,因为这样的戒条会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祝师,不是想让我给这些人改方子吧?”

一听李胜利连大逆不道的话都说出来了,老董、老祝也没有再劝,拒诊还是好的,中医真要是改方子害人,那就无从查起了。

一旦让李胜利在中医界引动这样的暗流,那真就是愧对祖宗了,与改方子相比,拒诊还是比较柔和的。

“小李,此乃医界大事,你们柳家要改戒条,怎么也得召集四九城的同仁,共同见证吧?

此事再议,容我们先把这次肺痨的首尾处理好了。”

与老祝相比,在打磨厂坐诊经年的董师,更为江湖一些,许多规矩他也耳熟能详。

李胜利的拒诊之说,也不是臆想出来的,江湖规矩,杀郎中者六亲不治,也不是说着玩的。

掘中医的根子,可比杀郎中严重的多,李胜利这小子,如果给他合适的机会,让他振臂一呼,拒诊这类戒条,未必不会成为中医界的潜规则。

一旦真要让他做成了这个事,中医界后续面临的问题可就多了。

现在不能跟他顶着来,一旦话赶话弄出了改方子的潜规则,只怕有些人怎么死的都找不出原因。

如果这类潜规则,在中医界横行无忌,那医德之说,恐怕就要不存在了。

说完之后,董师就拉着师兄老祝匆匆的离开了陆军总院。

现在可不是跟半大小子遛脚力的时候,拳怕少壮,李胜利这类不计后果的物件,老家伙们真是惹不起。

董师跟祝师走了,李胜利也没在陆军总院的门厅多待,而是直接走到了大门口。

赵老大跟肖虎依旧等在这里,肖凤则是去高干病房守着老娘了。

“有方,医院的人给马车消毒了吗?”

见了肖虎跟赵老大,李胜利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消毒。

现在的人们吃的一般,干活虽说力气不小,但因为饮食结构的原因,抵抗力一般。

肺结核这样传染性的疾病,一旦染上,弄不好就会串了窝,年轻人好些,一旦给家里老人传上,那就危险了。

“消毒了,山草也给带走烧掉了,小叔,我看食堂还开着门,咱们买点吃的?”

中午吃的干粮,晚上还没饭辙,赵有方这边早就饿了。

要不是顾及小叔,他早就自己去吃了。

“不着急,等谢公子出来,咱们下馆子去。”

王芷娘俩的肺结核,对于李胜利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不仅能遛遛中西医的人马。

也能遛遛他处下的关系,今天李怀德没来,倒是个遗憾。

抓住一切机会,围成一个小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