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九十八章 铜浇铁铸(下)(2 / 3)

加入书签

一个医疗箱,一把针灸针,再带上李胜利那边提供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最多加上消毒用的酒精灯,就是董师一行人的所有器械了。

一人一两个手术患者的帐篷,几个或是十几个骨伤患者的帐篷,就是午夜之后,董师等人的看顾范围。

董师、祝师这俩知名中医,还要时不时的去手术室那边,查看一下医护的情况。

李胜利不管不顾的用独参汤,到了这俩医家这边就不能再不管不顾了,喝下去的时候,可以不管不顾。

但总不能真的熬死医护不是?一旦有人出了症状,这俩还得拉上一把的。

随着援兵的到来,手术室的数量在增多,手术的平均用时也在缩短,午夜过后,差不多一个小时增加一个帐篷的手术患者。

真正到了董师、祝师这样水平的中医,三十岁以下的几乎没有,三十左右四十出头的凤毛麟角,多半都是四十大多五十左右。

到了这个岁数,虽说在中医界有青壮年名医名家的美誉,但真正论到身体素质,他们也是实实在在的中老年。

有鉴于手术室那些个倒霉催的,不等李胜利给董师他们送来独参汤。

董师、祝师带着一众吴门医家一合计,先行在帐篷外给自己熬上了提神补脑、恢复体力的药剂。

熬上了自个儿的药剂,董师、祝师也在庆幸没有独自前来,也幸亏有这批进京共襄盛举的吴门医家在。

不然他们也得跟老王、老马那边一样,生生用独参汤吊着命干活了。

至于前面的李胜利,劝也劝了、脉也诊了,他还远没有到极限,只能任由他在前面施为。

如今这状况,他不顶着也是不成,各处的重伤员都需要他的中转,如果前面的李胜利停摆。

包括董师在内的野战医院人员,没一个能顶起前面那一摊。

别说一个人了,董师跟老王也合计过,十个二十个人都不成。

因为谁也没有骨伤高级的手法,重伤员之中的骨伤患者不剔除,五到十个小时,手术室那边就会全线崩溃。

即便来了骨伤高手,敢不敢带着内出血正骨,也是个问题。

如今的李胜利成了整个野战医院的重心,暂时失去手术能力,当了后勤总管的王院长,心里既是痛恨也在庆幸。

痛恨的自然是李胜利立地成为中医院的手段,庆幸的也是他能跟中医院一般,对所有伤者来者不拒。

虽说手术室的医护们在熬命,但营地里没有一个死亡病例,真的可以称为奇迹了。

除了没有死亡病例,现在截肢的比例也很低,小两千伤员,只有区区二三十个截肢的病人,在任何震区的急救之中,这也算是个奇迹了。

截肢,那也真是李胜利给人家凑不起来了,但凡看着差不多完整的,这小子都能给人凑起来接上。

庆幸之余,王院长这边也有深深的担忧,中西医的争斗,与患者相比与救灾相比,还在其次。

李胜利收治的内出血骨伤患者太多,拼凑成型的断肢残臂也不少,只要出现一例感染,对于整个野战医院而言,就意味着灾难的到来。

虽说已经疲惫到了极点,但王院长这边根本睡不着,心里的压力太大。

既怕前线的李胜利精力不继,导致野战医院崩盘;也怕集合了京中精锐的手术室崩盘;更怕骨伤患者出现大面积的感染、坏疽。

这三条每一条都关乎生命,作为野战医院的总负责,老王能睡得着才怪。

老王忧心的李胜利,如今也进入了疲劳期,虽说有了统哥的奖励,精力充沛,但他的精神却也疲惫到了极点。

两天三夜,就是一直玩闹也顶不住的,更何况是在不断地接诊病患。

断骨,如果可以定义为重伤,算上需要手术的重伤员,李胜利经手的伤患,七八成都是重伤。

到底医治了多少人,李胜利也没数,但他现在每遇上一个病患,都要深呼吸一次,不然脑子里就乱糟糟的。

“老李,你也不是铁打的,差不多得了,去睡一会吧……”

从最初的看着害怕,到现在看着忧心,杜骄阳也算是服了李胜利的韧性。

两天三夜,几乎不断地接诊病人,不说李胜利能不能受得了,看看边上站着睡过去的王前进就知道这营生有多累了。

王前进这厮,刚刚还信誓旦旦的要做李胜利的陪读,结果话说出口没一个小时,这货就站着打起了鼾。

“不是也得是,你问问后边的王院长,我这边要是歇了菜,有没有人能接我的工作?

没人能接,我就得顶在这里,死都不能死的!

我特么要是死了,这一路倒是热闹了……

待会儿,你先去找王院长说说,既然下面的医疗点开始往这边送重伤员了,那说明他们腾出了时间。

不成就合并吧,咱们这边的重伤员只会越来越多,病房那边的医护,会出现断层的。

要是因为护理不当,出现死亡比例,那咱们的坚持有屁用?

另外,知会董师等人,头一批的骨伤患者,差不多要出现感染病例了,紫雪丹用上。

预估一下数量,不够,就赶紧调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