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二十七章 献方献药(中)(2 / 3)

加入书签

,也算是领着老鼠进粮库了。

在中医割治一派的手艺上,说句难听点的,除了西医之外,国内还真没多少人能跟李胜利叫板。

让他去针对谁,那还是免了吧,麻烦已经够多了,老话不是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吗?

但人家也不是真害怕什么,这段时间,李胜利跳到明面,左弄一下、右弄一下,对面的申斥、警告、圈套也就随之而来了。

如今王前进也学会了许多灯下黑的手段,当他神神秘秘的带着李胜利到了自训班的仓库,掀开一个箱子,揭开书籍、画作下面盖着的国库券。

只是在地点上,有人说东南、有人认西南,有人则是看正南有疫气,这也是没法论的道理,归结到一点就是未来几年南方可能会有大疫。

现在入局、出局的人,一多半都是身体不怎么好的,有李胜利这么个棘手的玩意儿看护,各地名老中医抱了团,就不怎么好敲打了。

入住之后,蒲老带人开了一场算是针对李胜利的碰头会,旨在验证他的医术如何。

一番辨证施治说完,再将话题引到整理献方献药之上,以白芷为导引药,顺嘴就说出了十几个可以用于颅脑损伤、脑溢血、半身不遂的化瘀方剂。

东西到位之后,王前进又从总后那边拉了一批献方献药的资料,看到摞满两处营房的资料,李胜利是一阵头大,这只是总后那边没有整理的一部分。

对有些人而言,无论是山上、洼里还是马店集,都清清楚楚的摆在京郊这边。

即便是沪上来的名家成九如成老,在这坐着,也要拘谨一些的,这些人里面就没一个差的。

就比如说李胜利前些日子救的那位颅脑损伤的患者,蒲老就开始当实例拿着说话了。

从大疫之初如何以救命之药稳定病患、查探疫情;到借用火神派的超量用药之说,用重药压断疫情的传播;再到伤寒、温病的方剂防治疫情,李胜利这边也是说了一个通透。

有些事普通百姓自然无权得知,但有些秘密对有些人而言,也是清清楚楚摆在哪。

李胜利的竹杠敲下去,回报也是实打实的,要求,除了粮食之外的供给,基本都得到了满足。

但各地名老中医这茬,就跟拿着街面规矩混城里的李胜利,差不多的道理,都是棘手的玩意儿。

中医伤科,归到本源还是要跟内科挂钩的,即便是正骨,也要有草药辅助的,外病内治,可缺不了医理的支撑。

对此,李胜利也没什么所谓,玩的就是灯下黑、走偏门,至于说对上谁,那就看是怎么对上的,故意针对他想要弄死他的,他自然不会退让。

一边沉吟长考,一边被李胜利‘吱吱哇哇’的乱着心绪,他的话导引性也是极强,往往抛出一个方子,外加几句加重某剂药量的话,就能带偏一众老汉的心绪。

资料到了蒲老一行人也就到了,李胜利对蒲老感兴趣,蒲老一样对李胜利感兴趣。

清剿的时候不反抗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李胜利领衔,不反抗也是不可能的,一旦事情闹大,也跟掀桌子是一样的道理,投鼠忌器而已。

等李胜利说的累了,点烟喝水的空挡,一众老汉拍了拍乱糟糟的脑子,一个个大眼瞪小眼的也陷入了沉默之中。

看着明显是在炫技的年轻小伙,蒲老等人气结的同时,也真的佩服他在中医外伤,或是中医割治一派上的造诣。

别说割治一派了,仅是骨伤一科拿出来,屋内也没一个是李胜利的对手。

年纪轻轻的虽说有伤科大家的本领,但面对一帮子医界耆老,直接玩以技压人,怎能不让一群老汉气结。

一半老汉陷入沉吟长考之中,李胜利这边也不闲着,从伤寒到温病,从局方到寒凉,又从攻邪到火神。

试探,结果试探出这么一个物件来,众老汉惆怅的同时也在心惊,刚刚李胜利说的西南疫情,也并非空穴来风。

许多时候,正路真是此路不通,许多事只能过偏门才能转圜一下的。

见蒲老等人捋胡须的频率越来越高,李胜利也让一帮子老汉得偿所愿,话锋又是一转,说起了治疫的路数。

正当蒲老等人以为李胜利说到清末民国就要结尾的时候,李胜利话锋一转,又把白芷为导引药,破血逐瘀汤化瘀的用药拿了出来。

史老之下,董师、老白、郭士槐之上的那批人,基本都到齐了,几乎个个都可以称之为大医家,一个蒲老、一个能去国外治病的岳老,几乎可以代表这批人的水平。

许多献方献药的整理,都是放在医院的,只能用业余时间整理,速度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江湖之外,李胜利的一些抓手也是令人忌惮的原因,这就不能提了,比如王前进这边的关系,比如领导办公室那边的。

京中的名老中医一个避暑会之后,也没了音信,加上之前弄的人尽皆知的全城义诊。

李胜利嘴上的外伤案例,虽说大多玄奇,但诉说的内科医理,也是精湛高深的,内行看门道,虽说明知他是在炫技压人,但也无可奈何。

粮食只拨了一点,但物资、库存给拨了一批,算账头的话,李胜利这边还是占了大便宜,当然这事也是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