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3章 大树参天(下)(2 / 3)

加入书签

岁,二是惊诧于他的手艺。

这份手艺,恐怕已经不在蒲老、岳老之下了。

如果李胜利知道吕老的想法,可能也会矜持的一笑。

他的医书还远不及蒲老的水准,但养生、延寿、调养之术,只怕蒲老来了,也开不出这样的处置。

如果说除他之外,谁还能开的出来,就只有山上村的老邓了。

他们两个也是山上村,唯二可以遍观医界前辈向死书的人。

他的这些诊断处置,就是糅合了向死书的内容,写出来的。

对屋里的老人而言,只要没有恶性疾病,只要按照处置的内容来,延寿五到十年,只是平常事。

前有史老寿限过百,如今蒲老也在向百岁寿辰挣扎,也都是得益于诸位医家前辈的向死书。

“胜利,这些养生手段,可以推广一下吗?”

见吕老这边夸赞极高,吴氏兄弟请示之后,也看了李胜利的处置。

西医虽说没有养生之道,但吴氏兄弟还是有家学的,一看就知道两份处置,不是凡俗之物。

“不能!

岁数到了,中医这边就真得是一人一方了。

其中的药材,之后我会让人送过去的。

道地药材,药性正宗,不是这个岁数的老人可以随便用的,一旦用错,会出大问题的。

好了,既然说到了中医说到了老年人的调养。

我就提一下赤脚医生,这些年的贡献。

六六年前后,人均寿命在四十八到五十岁之间。

前两年的统计,已经到了六十七岁左右。

这个人均寿命的平均数,我可以很明确的说,就是赤脚医生拉上来的。

农村寿命上来了,人均寿命才会有增长。

老人之外就是婴幼儿了,这二十年不到的时间,新生儿的夭折率从百分之二三十,已经下降到了百分之五以下。

另外农村的疟疾、流脑、天花、血吸虫、脊灰,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还有一条,合作医疗,也是自赤脚医生普及开来之后,才开始连年盈余的。

这些都是有具体数据支撑的,谁如果有异议,可以让下面的赤脚医生们,拿着每一个村的数据,涉及到每一口人的数据上来辩论。

赤脚医生,源自老爷子跟领导,对中医事业的支持。

听说有人要把赤脚医生改成乡村医生,这一节,我也可以站出来辩论一下的……”

李胜利说完之后,也不管众人脸色如何,就站在了一旁角落,意思也很明确,该说的我都说完了。

我不想再说,只会听结果。

见自家贤婿如此,杜老爹也没法开口为他辩解。

屋里静滞了好一会儿之后,办公室的大姐才说道:

“小李,领导在时,就很信任你,我也一样信任你,伱的处置诊断我会照做的。

小吴,回去之后,就按小李的处置更改作息、饮食。

听说你们的函授学校办的不错,让下面来的孩子进来说说话,我们年纪大了,很难再下去了……”

杜老爹想要在函授学校这边开的座谈,变成了茶话会。

听着函授学校这边新近招收的函授学员,说起下面的情况,再结合贤婿刚刚提出的四个成绩,杜老爹就知道,许多事差不多成了定局。

带着怒意扫了一脸无辜样子的老崔,杜老爹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五八年的统计,中医数量二十几万,西医十几万。

如今有证的赤脚医生一百五十多万,经过赤脚医生培训班教育的在三四百万人之多。

如今笼统的数字,中医十几万,西医二十几万的样子。

这其中还包括护士以及从事卫生技术的人,真正在册有证的中西医医师,具体的数字,肯定是不超十万人的。

减少拨款,将医院推入市场,也不是直接就来的,如今各处医院的床位紧缺,就市场供需而言,医院进入市场,还是有其基础条件的。

只是费用跟药品的价格,还没真正的进入市场,这也是许多医院叫苦连天的原因。

同样,这也是近江假药产业,真正滋生的温床。

随着假药案的深入,杜老爹看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反正是食品做的假药,又吃不死人’。

这样的态度,杜老爹不知道下面的医生们是怎么理解的,但他是肯定接受不了的。

推己及人,自己听听都接受不了,就别说吃着假药的病人跟家属了。

这事儿如果摊在自家贤婿身上,只怕有些人是不敢这么说话的。

统计数字,杜老爹这边大概得有数,那老吕刚刚在办公室说的实际中医数量就有些吓人了。

函授学校、山上村,连同下面乡镇级的中医诊所,主治级别的中医师,至少十万人。

合格中医师的总数在三十万人上下,这些人等于是医疗系统之外,赤脚医生范围之内的人员。

按照老吕所说,以函授学校如今的函授课程,以及校内函授班的课程而言。

合格中医师的数量,几年之内,可能还会翻倍。

主治级别的中医师就有十万人,而且还是不在册的,杜老爹也不知道自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