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8章 占城稻和土司统治!(2 / 3)

加入书签

荒的荒漠,要么就是和咸阳处于同一个地方的长安。

而这一次去大明,嬴政和嬴阴蔓是真正领略了南方超级城市的磅礴大气。

先不谈那些富贵多金的大明豪族,就光是应天府内那些水灵的南方女子,到达百万的巨量人口,就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在是太过繁华了!

“话说崔远,你说什么时候岭南这里也能够发展起来?变得和应天府一样?”嬴政询问,嬴阴蔓眼中也露出了好奇。

那可要等两千多年的某个伟人在地图上画圈圈才行。

崔远心中做着吐槽,不过嘴上是没什么所谓地道:“恐怕有点难度,毕竟地方的发展是要取决于现实条件的,任何脱离现实的发展都是空中楼阁,是不切实际的。。”

“岭南虽然地理条件不错,还靠近海岸线,但终究是丘陵众多,除了珠江三角洲外没有什么平原。”

“还受制于造船技术的限制,它也就只能跟沿海的小国做做生意。”

“四周也没有什么大的城池和重要商道,农业发展也因为越人侵扰和蚁虫毒瘴,而难以为继。”

“这种情况还想要发展起来,还想要跟应天府一样繁荣,就必须要把大秦的政治中心南移到这里才有可能。”

“历史南方可以发展起来,也是因为两次的大规模的衣冠南渡,才让南方的经济水平赶上,甚至反超北方。”

“没法做到这一点的话,岭南是很难起来的。”

“这样吗?”

听到崔远的实话实说,嬴政很失望。

大秦的政治中心,就是咸阳,那是大秦的龙兴之地,延续了数百年,是绝对不可能移动的。

而这也代表着,岭南的发展将要遥遥无期。

“不过如果只是让岭南发展的好一些,倒是有办法。”

崔远接下来的话语又给了嬴政一道光,他抬手指着身后的传送门:“在大明朝,有着一种名为占城稻的水稻,它高产、早熟和耐旱,一年可以三次成熟。”

“只要把它在岭南地区推广起来,那么岭南的经济就可以初步发展。”

“甚至连一直反抗的越人,在看到占城稻的产量之后,也有很大可能会直接投降我大秦,岭南郡的稳定度也能够大大提升。”

占城稻的事情,崔远不是临时起意的。

在大明的时候,他就研究过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觉得可以一试。

他穿越之前就是岭南人,很清楚这里的发展潜力有多么巨大。

虽然岭南的丘陵诸多,可是这里湿热的天气却是极度适合水稻生长。

在这里种植稻米,一年可以做到整整三熟!这是其它地方难以媲美的巨大优势。

可能现在还看不出来什么,可等到千百年后,这里绝对有成为华夏,甚至是世界第一港口和粮仓的潜力。

到了那个时候,岭南就是全世界的商贸和粮食中心了,大秦的国祚自然而然也就能跟上一个台阶!

本来崔远是找个好时机说出此事,现在正好政哥说到这里,他也就顺水推舟了。

“占城稻?”

嬴政点头,心中有些触动。

如果这个占城稻真的如此神奇,在岭南推广也无不可。

越人之所以一直反抗大秦,不就是因为大秦掠夺了他们的土地,砍伐了树林,让他们没法打猎吃饱肚子吗?

如果他们发现大秦掠夺的土地是用来种植粮食,而且亩产比他们辛辛苦苦打猎还要多,那么抵抗的意志绝对会大幅减少。

“那如果事情发展真如你所说的那般,越人因此而大量投降,又该如何安置他们?”

“可以采用越人治越的办法,进行和平过度。”

崔远认真回复,对于这个他也早有准备:“我们在平定了南越后,可以照例在这里推行郡县统治之法。”

“只是和其他郡县不一样,南越这里的郡县我们可以认命投降的百越本土贵族们担任。”

“如此一来,对于我们大秦而言,就相当于平定了百越。”

“而对于越人们来说,虽然他们名义是投降了大秦,但他们的统治定位并没有改变,大秦只是在一些大的方向上施加要求而已。”

“大秦也就可以通过越人的权贵们,来对百越各个民族建立起来间接统治。”

虽然这个办法也有弊端,那就是大秦对于百越的掌控力会一开始就十分孱弱,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问题还会越来越严重。

但崔远也没有想过要一直实施这个政策,等到掌控力薄弱到了一定程度,那些越人权贵们想要造反,自己大可以进行改土归流,把越人权贵全部罢免,改成大秦自己的官吏。

“这不就是之前大秦统治其它六国之地的办法吗?”

嬴政讶然,没想到崔远的计策居然是这个。

当场大秦统一天下,为了安定民心,也是任用原有的六国贵族对六国子民进行统治。

这也直接导致了大秦对六国之地的掌控力急剧下降,甚至到了政令难以出关内的地步。

只要崔远推行科举,任用儒家官吏担任地方官吏,这个局面才好上不少。

没想到现在,崔远竟然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