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2章 抽象的东林孔圣(2 / 2)

加入书签

为自己的班底,想要把叶向高挤下去。

结果叶向高却被其他考官看中,最后推荐到首辅申时行那里,申时行要求一定录取叶向高,沈一贯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但此后叶向高就算是被沈一贯关注了,万历二十六年,叶向高被推荐担任东宫讲官,名单报到内阁,沈一贯直接高声大呼:“闽人岂可做讲官?”

虽然叶向高最后还是被推成东宫讲官,但只过了一年,他就被沈一贯给搞走,调到南京开始闲用。

如今叶向高已经在南京当了五年闲官,沈一贯担任内阁首辅,叶向高在南京的日子似乎遥遥无期,但是却没人敢轻视他。

叶向高从担任东宫讲官以来就结交东林党,在南京也已经罗出一张很大的人脉网,明眼人都知道,只要沈一贯走了,叶向高定然前途无量。

王文龙和沈宜修同着叶向高招呼之后就看叶向高在那儿细细画了一幅花鸟,放下笔,叶向高抬头问:

“建阳,能动笔墨否?”

王文龙道:“不敢瞒伯父,小侄的字颇为俗气,倒是我家夫人笔墨之中胜我颇多。”

叶向高非常惊讶,看了看不过十五六岁的沈宜修,然后便将笔递给沈宜修道:“敢请一试。”

沈宜修笑了一下,拿起那支细笔就在叶向高的画边上提了一首诗。

“真奇女子也,”叶向高看着沈宜修的诗和文字连连称赞,“好文笔,好书法,我真羡慕建阳有此贤妻。”

“这也是我的福分。”王文龙笑着说。

叶向高叫仆人道:“将这画拿到成贤街上叫胡家裱了,精细做来。”

他转对王文龙说:“这画就送给建阳两夫妻。”

王文龙连忙道:“多谢叶伯伯。”

收了画,叶向高同着王文龙沈宜修一起到边上用茶。

说了两句闲话,王文龙问道:“我如今在苏州想要办一份时事报纸,虽然不言朝廷大事,但总怕犯些忌讳,不知叶伯伯有何建议?”

叶向高喝着茶水笑道:“我如今只是南京闲官,哪里说得上话?”

他这就是谦虚了,叶向高作为东林大佬,在舆论场上的能量非常强,但是在他的位置,没有必要为王文龙办报纸能惹到的一点小麻烦开口。

叶向高也不是不想帮忙,他想想道:“不如我帮你联系一下李道甫,他在江南颇有实权,想来能保你家报纸平安。”

王文龙知道叶向高介绍的李道甫就是李三才,此君再后来被东林党力捧为“党首”,当然他在东林党内的地位比起在后面操控的顾宪成要低,可架不住这厮确实能跳。

李三才如今是凤阳巡抚,这个位置不算高,他另一重身份才真正有力量——右佥都御史总管漕运。

从徐州到扬州,整条淮河连带着部分京杭大运河都是李三才所管的地方。

李三才用此势力“抚淮十三年,结交遍天下。”

后来阉党写的《东林点将录》中李三才直接位列第一名,所谓“开山元帅,托塔天王,户部尚书李三才”,就算是叶向高也只能位列其后当个“天魁星及时雨”。

李三才一方面帮东林党办事,另一方面自己贼能捞钱,此君妥妥的大贪官,后来东林党在和这党的斗争中,李三才也是最被挖黑料的那一个,御史刘光复参李三才盗用皇木建造私宅,把他家拆了,居然抄出了二十多万根皇木,省着点用能把故宫翻修一遍。

直到崇祯年间复社后人到凤阳打听他的名声,还不得不在笔记中委婉表示李三才很有才能,就是捞钱捞的太狠,那时李三才都死了十几年了,可见凤阳当地士绅对这位李巡抚有何等深切的印象。

饶是如此后来李三才被浙党攻击之时东林党还要全力以赴的救援,顾宪成大咧咧在上书中表示“三才至廉至淡泊”“勤学力行,孜孜不倦”“甚且比之孔子”。

所以真别说后来阉党把魏忠贤比之孔子有多恶心,不要脸如阉党都只敢派出一个监生上书称赞魏忠贤有孔子之德,东林党直接派出党首顾宪成封李三才为孔子,比起阉党还要抽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