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7章 杨嗣昌买书(2 / 2)

加入书签

“这王建阳名文龙,号静观先生,乃是一个奇人,他祖上乃是跟着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明人,他也是在西洋出生,幼时颠沛流离,在西洋地方学了一派新奇学问,二十几岁才回到大明,开笔写了几部书就在福建江南都是挣下了大名的。不光是我大明的有识之士对他无比赏识,说是西洋的欧洲人也听闻他的名字。”

掌柜的笑着说:“这王建阳身上可是有不少奇闻,就说一条,人都说欧洲有个英吉利国,那国家就如同女儿国一般是个女子做国王,那女王生的婀娜窈窕,读了他的书之后一下倾心,愿以托国之富招他去做个相国,若是做的好时,以后便南面称孤也是有的。”

“我大明的老爷们也欣赏他的才华,听闻此事怕丢了这么个才子,连忙给他授官进了国子监。你说这王建阳才到而立之年就被这许多人赏识,学问定是高的不行了!”

要不说消息是越传越邪门呢,七十多岁的伊丽莎白老太太一来二去被明人传成了美貌婀娜的女儿国国王,大家还自发给这故事做了不少演绎,再过个几年,说不定以王文龙和伊丽莎白做主角的戏曲都能给写出来了。

“他才而立之年吗?这倒真是难得。”杨嗣昌之前虽然看过王文龙的书,但是却不太知道王文龙的底细,只看《尚书古文疏证》他还以为此书需要收集这么多资料,作者一定是个老学究,却没想到王文龙不过比他长了十几岁。

杨嗣昌看着那一大函书籍,先问了个价格,掌柜的笑道:“这虽是闽本,但是却印的极佳,老爷也见了,这乃是双色套印的珍本呢,价钱上自然也贵些。开价四两银子,不敢多要,到其他铺面中也是这个价钱。”

杨嗣昌心中啧舌,一套书籍运到湖南的售价就抵得上本地百姓小半年工资了,这可真是个价呀,这书还是油印本,印刷成本又不高,卖这个价格绝对是大大的坑人。

但那掌柜的也不说降价,一脸笑容的任由杨嗣昌翻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