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杀人(2 / 3)

加入书签

他是陈寺,在直面了那样的一箭之后,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宋氏兄妹的院落建在后山林深处,名作“避芳尘”。

世人皆知宋兰真爱养花,十四岁便编纂《花经》,录天下有名之花七十一种,仿旧时凡人官制,以“九品九命”为它们分定等级,又择其中最优的前十二,封作“十二花神”。

她自己所修炼的功法便叫《十二花神谱》。

只是进得避芳尘,却不见花一朵,石上池边只栽种着无花的草木。

直到行至湖边水榭,方见榭边种了一丛牡丹。

神都的牡丹天下闻名,但到得暮春时节便该谢了。可这一丛牡丹仍在阶前盛放。

水榭前面挂下来一卷竹帘,里面隐约有一男一女正在烹茶,轻声交谈。

金不换与陈寺到了,便立在阶下行礼。

金不换只是执扇躬身,陈寺却直接一掀衣袍,长跪不起:“属下办事不力,竟失碧玉髓,请少主、小姐降罪!”

里头那男子端起茶盏的动作未有任何停滞,只道:“事情我早已听说了,这回的事办得的确不漂亮。”

但那女子轻轻一笑,只道:“人无事便可。”

虽隔着竹帘看不清她身影模样,可只听这一道清淡雅致的声音,便好似见了空谷里带露的幽兰,叫人神怀为之一畅。

陈寺听了,越发羞愧地低下头去。

金不换却是个俗人。

这一时,他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竟是夹金谷里那女子不知是讽还是怅的一句:“宋兰真是个好人……”

水榭里的男子便是神都宋氏的少主宋元夜,闻言道:“妹妹说得对,总归人无事便是最好的。快起来吧。不过你自小习箭,于此一道天赋卓绝,同龄人中未逢敌手,蜀中竟有人能打败你。”

陈寺道:“是属下学艺不精。”

宋元夜但问:“既交过了手,可知对方是什么来头?”

陈寺摇头:“对方蒙面,未露形迹,看着像是年轻女子。但其所用的箭法,却是属下生平仅见,辨不明来历。”

竹帘里便不由“咦”了一声,似乎颇为意外。

宋兰真听后倒是平静:“万重蜀山,卧虎藏龙,有一二你我都不知的人杰方是正常之事。岂能如在神都一般,事无巨细,皆叫你知晓?”

宋元夜想想也对。

只是他考虑片刻,转头对陈寺道:“但此事并不能就此罢休。碧玉髓于我宋氏而言不过一粒灰尘,失掉并无所谓;可你事先张扬,提前将此事传得人所共知,人人都道是我妹妹要碧玉髓莳花,如今你等非但空手而归,还近乎覆没,遭人耻笑的乃是我宋氏。”

这一番话,便忽然重了。

陈寺再次跪倒:“属下丢了宋氏颜面,罪该万死!”

金不换听得脑袋疼,很想翻白眼,但还是忍着,保持了礼貌的微笑。

宋元夜则道:“你是我宋氏家臣,又与我兄妹二人一块儿长大,我等自然不会责罚于你。只是你知道该怎么办吧?”

陈寺决然道:“陈寺必查清此人身份,弥补过错,为宋氏正名!”

宋元夜点了点头:“那你养好伤后,便亲办此事。至于原本交给你的差事……”

他终于看向金不换:“金不换,药行之事你是否能一力打理?”

自夹金谷回来后,金不换便在等这一刻了,这时自然是道:“必当竭尽全力。”

宋元夜于是道:“那我便不派陈寺从旁协助你了。这一次是陈寺莽撞自骄,不听你劝告,可见你无论见识能力都是上佳。药行之事交你,我是放得下心的。”

金不换心里道,若不出这一回事,只怕你也放不下这心吧?

但他面上不露分毫,仍是滴水不漏:“承蒙少主高看,愿不辱命。”

宋元夜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便让两人退下。

只是站在水榭内,远远看着金不换那一道拿着洒金川扇的身影,他到底有几分顾忌:“此人一身市井习气,轻浮放浪,药行交给他,他手上必不会干净。我宋氏用他……”

宋兰真淡淡道:“水至清则无鱼。莲花都出自污泥,何况若无短处也不好拿捏。市井小人自有市井小人的妙用,兄长既用此人,便不该太过猜疑。否则事不能改,又失却人心,乃为大忌。”

宋元夜便叹一声:“妹妹提点得是。何况眼下这些,都是小事。如今最叫人疑惑的,还是王家……”

宋兰真没接话。

宋元夜便拧着眉头,看向阶下那盛放的牡丹,想起了今日神都传来的消息:“原本那王诰说近日便来蜀中,定要与我同游剑门,再亲去散花楼临《上阳台帖》,如今好像来不成了。神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